close

天文臺表的測試標準

通常機械表每天的可容忍誤差是15秒,天文臺表特別講究機芯、材質與手工技術,將每日誤差大幅降低至5秒。日內瓦中心平均每天要測試12000至15000只手表,數量最多;另外兩地則平均每天要測試15000至20000只手表。在受檢的手表中,大約有百分之二至三的高仿手錶會遭到淘汰為了取得天文臺證書(The Swiss Official Chronometer Control),每一只表都必須連續16天接受不同的溫度及位置等測試。

由於表的面積愈小,製作難度愈高,因此依表外殼直徑與表面面積大小,可以分為外殼直徑大於20公厘或表面積大於314平方公厘與數值小於或等於前者的兩種標準天文臺表測試評估的項目包括:平均每日速度、平均速度變化、最大速度變化、不同位置的速度差異、最大的速度差異、溫度影響值、持續速度等七項。每一項測試均有一參考數值,只要測試結果在標準值以內,就算合格。

由於測試是逐只測驗,所以即使是同款的兩只表,測試結果在數字上也可能有若幹差距天文臺表的測試過程非常規範:從第一天開始,觀察表的狀態在24小時後呈現的差值,記錄下來就是日差。每天的日差以秒為單位,正、負表示快慢。前十天日差平均值即為每日速度變化。

前十天每兩天之日差間差值的算術平均值,就是平均速度變化;差距最大的兩組差值,就是最大速度變化。而不同位置速度差異則取第1、2天與第9、10天平均每日速度變化之差值、最大速度差異則是前十日差值與平均每日速度最大之差值。通常在測試中不可中斷,只有第10天可因需求暫停測試期間溫度必須維持在攝氏23度,溫度誤差不可超過一度,只有在第11天改為8度,第13天則定在38度,求出每度平均每日速度變化值即是溫度影響值。至於持續速度則是指最後一天與第一、二天平均每日速度之差值測試期間,萬寶龍Montblanc高仿手表位置亦有特殊規定。在第1、2、14、15天,表面垂直三點朝右,六點朝上;第3、4天,垂直三點朝上。第5、6天,垂直三點朝下,九點朝上。第7、8天水平面朝上,第9到13天則改為水平朝下每一只天文臺表不僅有證書載明所有測試數據以資證明,表上亦有不同的天文臺編號。不過,大多數表廠的天文臺證書多留在原廠,消費者拿到多是表廠自製的證明卡。躋身天文臺表之列後,身價少說也提高人民幣一萬元以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文 手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2016 的頭像
    TW2016

    TW2016的部落格

    TW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