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大概在幾歲的時候會戴上手表,或許如今用來計時的隨身物件很多,手表已經不再是必備的計時工具了。我只知道,我戴上手表的時候是參加工作之後的事情年少上學的時候沒有手表,早上是在家長的提醒下出門,到了學校自然是聽從上下課鈴聲的號令,但放學之後玩耍,往往會樂不思蜀而忘記了鐘點。記得有一次,家人要求在五點鐘回去打開煤爐的爐門,因為要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官兵捉強盜」,又要記住回去開爐門的時間,於是就將家裏的鬧鐘系上根繩子,掛在脖子上塞在衣服裏跑了出去。誰知道正好輪到當「強盜」,剛剛隱蔽在樹叢之中,突然鈴聲大作,一下子就暴露了目標,「強盜」們都被捉住了,實在是郁悶極了參加工作之後,有了手表。機械類的鐘表普遍都有個特點,就是發條的弦,一定要上到位,否則它就會半路上停下來不走,由於各種原因,忘記給手表上弦是家常便飯,當需要看時間的時候,卻發現因為自己的疏忽,結果時間凝固了。於是乎就給自己定了個規矩,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是給手表上弦;第二件事情,是給手表對時。只有這些事情做好了,一天才會覺得心安和踏實。久而久之,養成了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睡眼惺忪之中,摸到床頭的手表,從手表的右側邊緣摳出表的柄頭,用手指捏緊,一下又一下地給手表發條上弦……

  後來有了自動手表,由於增加了自動上發條的機構,在手表被戴用時,可以借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手臂運動,自動上緊發條。但是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以及幹體力活時卸下手表的習慣,總是覺得自動手表的發條始終沒有上緊,因此,仍然每天都會照常去做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只是在給手表發條上弦的時候,看著手表上標註的「AUTOMATIC」字樣,心裏覺得十分滑稽。直到有了電子手表之後,手表的邊緣連柄頭也沒有了,只有幾個時間設置的按鈕,使得每天必做的功課成為水中之月鏡中之花無論手表的樣式及功能發生怎樣的變化,我還是堅持選擇機械手表佩戴。不知道是多年形成了習慣,或是擔心時間會被凝固,還是喜歡沈溺於給手表上弦時那輕微的「沙沙」聲響之中,總之,不管手表的柄頭是擰得動還是擰不動,不管 沛納海高仿台灣 手表的發條是否已經上緊,這都是一件每天必須去做的事情。似乎也只有每天給手表上弦之後,今天的時間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沛纳海 手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2016 的頭像
    TW2016

    TW2016的部落格

    TW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