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們總是為丁之向淵博的鐘表知識所折服,並暗自揣測,他定是個發燒級的腕表收藏者而事實上,他最大的愛好與人們的想象有所出入,他熱衷於研究各種早期天文導航儀器,如六分儀、中星儀、精密計時器等,而他的收藏——航海天文臺船鐘(marine chronometer)在國內更是罕見船鐘是18 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的產物,憑借精密的裝置、精準的走時成為遠洋輪的基本配置,兩個多世紀的歲月裏,人們依賴於它來計算船只所處的經度。
  為精確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早就給地球表面假設了一個坐標系,這便是經緯度。最初,水手們判斷行駛距離和計算經度所用的方法是,將太陽照在頭頂上的時間與他們駛出港正午的時間作比較,所以對航海來說,準確的時鐘是必不可少的丁之向家中的書房裏堆滿了產自德國、瑞士、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三十多臺古董航海天文船鐘,年紀最大的一臺誕生於1815 年前後,最小的也在半個世紀前。
早年他去拆船廠收集船鐘,從幾百人民幣到幾千美元,他選擇的標準是是「買得起又有緣分的」船鐘。近年來丁之向從互聯網的鐘表論壇上結識了不少歐洲、阿根廷、俄羅斯、美國的收藏者,通過他們的幫助豐富了藏品。每當他收到了新的船鐘,就會把鐘面上編號告訴在船集社工作的美國朋友,他會為丁之向查出所屬船的歷史、照片,讓收藏變得更有趣味。「一臺在Ebay 上要三四千美元的船鐘,在這些誌同道合的朋友的幫助下,可能只需要花一千美元就能買到了,他們收藏也是為了興趣,而不是錢。」
細看他的藏品,鐘面上除了有指示時、分、秒的指針外,還有一根指示發條滿條以後所運行時間的指針,以反映發條的上緊程度,通常上滿一次發條可以運行2 天或8 天。機芯裝在一個銅質的外殼內,外殼安裝在一個萬向軸上,船舶顛簸時可保持機芯處於水平姿態,從而消除產生位置誤差的可能。帶有機芯和外殼的常平架固定在一個約20cm 見方的木匣內「這也是為什麼在安帝古侖的拍賣會上,你會發現船鐘是被歸於'科學儀器',而非'鐘表'類別的。」丁之向說道。
  目前,經權威官方天文臺校驗認證合格、記錄在案的機械航海天文鐘,全球不超過10 萬只,能夠流入市場的更非常少見。失去實用價值的機械航海天文鐘,最初因保持機械計時器原生態而其貌不揚,隨其他拆下的舊船部件被當作廢品處理,以致大量原裝船鐘流失湮滅通常,收藏古董機械表,追求的是機芯越復雜、材料越高級價值就越高,不少收藏家們是出於投資和炫耀的目的;而航海天文臺船鐘卻完全與之相反,為了海上行駛時易於維護和經久耐用,所有的品牌以能生產出零件越少、成本越低的鐘為準則,在銅鑄的鐘殼上鍍金也僅僅是為了抗腐蝕的目的,它們的收藏者往往是天文愛好者,真正癡迷於機械的人「古董表的故事,無非是曾經為某個貴族名流所有精仿手錶;而船鐘,它指引著某一艘遠洋船漂洋過海,根據每一臺鐘上的獨立編號,你甚至可以查到它所在船的歷史、經歷過的事件,那多麽值得回味!」
  作為國內船鐘收藏領域的名家,丁之向深知航海天文鐘在人類時間記錄史上的深遠意義,這也是他在20 年內癡迷於收集船鐘的原因所在。「船鐘所存在的200 多年時間裏,是人類最依賴於機械的時代,我所珍藏的,正是那個時代的故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手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2016 的頭像
    TW2016

    TW2016的部落格

    TW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